第三世多杰羌佛, 拉珍文集

什麼是真慈悲?

很多人把慈悲與仁慈、慈愛混成同一個概念,其實不然。在第三世多杰羌佛所傳的修行法當中,七支大悲我母菩提心第四支「慈愛:每時每刻,從於三業之行所生發,慈愛一切眾生父母,長壽無病富貴吉祥,終生喜樂」,第五支「慈悲:於三時中,願請諸佛菩薩加持一切父母脫離諸苦,得遇佛法修持,脫離輪迴諸苦」。三世多杰羌佛將慈愛與慈悲各分列一支,可見,慈悲與慈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其差別在於,慈愛之三業修持,所種的是天人福報之因,將結天人福報之果;而慈悲之三業修持所種的是出離解脫之因,將得脫離輪迴而成就之聖果。

第三世多杰羌佛, 拉珍文集

通往天國佛土之路

看著這張相片,大家會想到什麼呢?尤其是學佛修行的人,應該會想很多,想很遠吧?震驚、訝異、激動、喜悅、幻想其中的奇妙幸福、充滿了無限向往、真希望能去那個地方……是啊,誰不向往那美妙無比的極樂處所呢?

第三世多杰羌佛, 拉珍文集

一件必須清楚的事

昨天跟一位師兄談到末法時期佛法界的現狀,他忽然若有所思地問:「難道現在這個世界上,除了三世多杰羌佛,那麽多自稱這個佛那個佛的,其中真的就沒有一個兩個是真的嗎?像寒山拾得他們幾位佛陀不是都同時來到這個世界嗎?你不也在你的文章『珍惜』當中提到,釋迦佛陀滅度後至今,偶然也有古佛因為特殊因緣來到這個世界上嗎?」

拉珍文集

舉起你智慧的金剛錘(一)砸世相是非

拉珍 今晨,一喜歡玩鬧的師兄路過我的書桌,看見這個題目就開玩笑說:「哈哈,金剛錘都掄上了,你這是要砸誰啊?」我笑答:「砸愚癡,砸邪見!」師兄問:「為什麼不說金剛杵或別的法器,偏偏要用金剛錘?」我又答:「因為錘俱粉碎功用。愚癡邪見需粉而碎之,不留其原來形跡之遮障,正見方可朗朗而建。」

拉珍文集

“四明行、四暗行”考驗弟子,不是聖者,即是邪師!

最近有位行人寫信給我,提出了一個很原則的問題,他說『金剛上師對弟子有四明行、四暗行的考驗,要達到怎麼樣的師資道量(金剛力)的金剛上師才能有資格對弟子實行「四明行、四暗行」的考驗?』 這成了一個嚴肅而必須弄懂的問題。

第三世多杰羌佛, 拉珍文集

佛教理論的兩面性

昨天,寧瑪巴法王貝瑪諾布仁波切圓寂了。在為法王的成就解脫而欣慰的同時,更惋惜娑婆佛教界又少了一位學識淵博、戒行清凈的大德。故而祈請法王早還人間,再轉法輪廣渡眾生。看到這些大德們的離開,心中頗多感慨,回朔佛教在娑婆弘傳以來所經歷的種種變遷,深感眾生與如來聖教法緣之日益衰減,故今特書“佛教理論的兩面性”一文以醒世人。

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, 拉珍文集

“四明行、四暗行”考驗弟子,不是聖者,即是邪師!

最近有位行人寫信給我,提出了一個很原則的問題,他說『金剛上師對弟子有四明行、四暗行的考驗,要達到怎麼樣的師資道量(金剛力)的金剛上師才能有資格對弟子實行「四明行、四暗行」的考驗?』 這成了一個嚴肅而必須弄懂的問題。

第三世多杰羌佛, 拉珍文集

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

愚昧的締造者是無知嗎?不盡然。例如當我們第一次置身於言語不通的異國他鄉,撲面而來的所有知識你都會像抓救命稻草一樣緊握不放,那時,對於那個陌生的環境,你徹底無知,但你求知,因為生存的壓力,你會敞開胸懷迎接所有新來的知識,因此你很快就不再無知。而愚昧的締造者常常是知識。當人們對一種事物有所了解掌握之後,所掌握的知識往往變成高高的圍牆抵擋新概念的碰擊,總是用固有的知識作為標準衡量,不符舊者,立刻排除。但固有的一切並不是百分之百正確,人們因此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改善進步的機會。佛陀開示這叫「所知障」,世俗言語也有一個近似的成語「固步自封」。